• 乐发lv





  • 欢迎来到合肥乐发lv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! 党建工作  |  产品中心   english version
    新闻中心
    Tel:400-1100-315
    Fax :+86-0551-69016661

    WeChat two-dimensional scavenging



      新闻中心
    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媒体动态  
    互联网+制造业,要起“化学反应”

    作为中国工业未来十年的发展纲领和顶层设计,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“中国制造2025”在3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揭开面纱。会议强调,要顺应“互联网+”的发展趋势,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,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、海陆空天装备等十大领域,推进智能制造、绿色制造。

   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,离不开强大的制造业。目前,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,世界各国纷纷提出新概念、新战略 、新举措。德国“工业4.0”基于制造业基础向互联网融合,美国“工业互联网联盟”利用互联网优势,激活传统制造业以提升工业价值创造能力。我国推出“中国制造2025”,强调顺应“互联网+”的发展趋势,并将“智能制造”作为“两化”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,其实质也是通过互联网与工业深度融合,抢占产业变革先机,实现工业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跨越。“中国制造2025”就是升级版的中国制造 。

    因为“中国制造2025”,因为“互联网+”,股市上凡是与此相关的股票,就能涨不停,不停涨。但是,做实业不是炒股票,无法依靠一个概念就乌鸦变凤凰,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,也并非一个战略规划推出和实施,以及资源的大量投入就能轻而易举成功。即便是沿着正确方向前行,也一定有许多艰难险阻需要克服。
     
    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融入“互联网+”的大潮,已成为从政府到企业全面认可的发展路径。一方面,加速互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扩展应用,着力发展制造业智能化,发展工业互联网;另一方面,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和方法论来帮助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。“互联网+”和制造业结合推动产业升级的成果已经初显,前景更为可观。据工信部调查显示,智能制造使很多工业企业缩短了研发周期,提高了设计效率,也降低了研发成本。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,生产线上数控装备比重达30%,近五年年均增长4个百分点。而未来20年,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至少可带来3万亿美元左右的GDP增量 。当然,“互联网+”不是想加就能加,更不能拉郎配,要起“化学反应”而不是“物理反应”。尤其要警惕的是,需要政府呵护支持的新兴业态,更怕政府无度的揠苗助长。地方政府催生光伏制造产业,导致整个产业扩张失速、产能过剩的惨痛教训,殷鉴不远。
     
    顺应“互联网+”的发展趋势发展制造业,意味着必须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步伐。智能制造也好,传统产业升级也罢,只有创新才是中国制造的不竭动力 。而创新驱动不仅仅是新产品、新模式、新业态 、新产业,更要依靠深化改革 。原有产业边界的打破,意味着传统行业必须转变发展理念;新的发展空间的开辟,更需要营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。从企业层面来看,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,将低成本竞争优势转变为质量效益竞争优势,需要自身努力,也需要政策鼓励,制度引导。政府要为创业创新创造法治环境、改善监管环境、搭建竞争平台、扫除政策性障碍,包括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,强化市场监管,保护知识产权让企业有动力去创新 ;创造正向激励的机制让企业有愿望去创新 ;通过适当的财税 、金融政策激励让企业有能力去创新。
     
    另外,制造业升级不只在智能制造的“高大上”和“互联网+”的风口。不久前中国游客“爆买日本”曾引发热议,一只马桶盖戳中“世界工厂”仍远离制造业“皇冠”的痛点之说令人深思 。其实,仔细想来,这痛点的差距未必都是技术上的,因为,许多产品在生产技术上中外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,但总体来看,中国制造业和日德等国相比,还缺少一种对于技术、创新 、质量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 。而追求极致的背后,是对职业的敬畏和对消费者需求的尊重和满足。中国的制造业,当下特别需要培养这样的精气神 。有了这种敬畏和尊重,企业就能主动针对自身经营业务的瓶颈寻求突破和创新,这样点滴的进步也许算不上“高大上”,但同样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和方向。

    返回上一级
    相关内容
    上一篇 :打造智能家居生活创新是第一生产力       下一篇 :利用互联网从制造业变身“智造业”

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请选择乐发lv集团旗下产品
     

    联系我们

    全国咨询服务热线:
    400-1100-315
    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双凤经济开发区乐发lv集团第六工业园

    快捷导航

      首页   联系我们
      集团概况
      产品中心
      新闻中心  
      企业文化  
     

    与乐发lv互动

    微信扫一扫 关注乐发lv   
     
    版权所有:合肥乐发lv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| 技术支持:

    备案号 :皖ICP备2023000481号-4




  •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