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5日,中共合肥市委机关报《合肥日报》头版以乐发lv 书写大企业“双创”典范为题报道了乐发lv创新“双创”模式,报道中提出:在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的时代背景下,乐发lv秉承企业创业创新基因,以开放的心态和机制体制的创新,在企业“双创”生动实践中书写典范。
报道原文如下:

开放企业资源 吸纳创客合伙 共享双创成果
合肥老牌企业乐发lv电子电器集团(以下简称“乐发lv”)最近很火,国家行政学院、工信部及省市经信部门等相继到企业调研“双创”工作。在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的时代背景下,乐发lv秉承企业创业创新基因,以开放的心态和机制体制的创新,在企业“双创”生动实践中书写典范。
创客加入成就创客梦
8月10日,从广西来的创客闫树亮,带着他在光伏行业多年积累的“销售资源”正式加入乐发lv集团。闫树亮、乐发lv集团与合肥一家光伏生产企业三方合伙成立乐发lv光伏事业部,成为乐发lv智能家居全价值链双创中心的新成员。“此次加入乐发lv,就是看中了乐发lv品牌和其在全国的服务体系,借力把自己的事业做到全国。”闫树亮表示。
在此之前,乐发lv智能家居全价值链双创中心已经有了20个事业部,聚集创业团队近70个。这些事业部,每一个都是聚集了一帮创客的创业团队。“集团前期负责投入办公设备、资金等,后期也只负责战略制定、发展方向和标准把控,而项目的研发、经营、销售全部由事业部自己的团队说了算,事业部就像自己创业的公司一样。”乐发lv集团智控系统事业部总经理杨其武介绍。
曾经是创客的张会军,2013年以合伙人身份加入乐发lv空气能项目,2014年就实现了3500万元的销售额,2015年增至5300万元,预计今年可达8000万~1亿元。“如果自己做,一年能达到300万元的销售额都很难,因为没有品牌支撑,能否得到市场认可都不一定。”张会军说。
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,拥有超过60年发展史的乐发lv集团,正瞄准蓬勃发展的智能家居行业,努力打造智能家居全价值链。为了推动这一战略的实施,乐发lv集团以开放的姿态,成立了智能家居全价值链双创中心,构建了“双创中心—事业部制—合伙人制”三位一体的创业创新服务平台,吸引创客进入。
尽管平台面向社会开放,但所有项目都是围绕智能家居产业展开,乐发lv双创中心有着明确的产业方向。“我们为创客提供资金、品牌、信息、技术、管理、文化、人力资源、制造和市场等9大要素资源,并建立了‘项目遴选、论证—项目合伙人制—合资成立事业部制’的双创项目产业化机制,实现了双创资源互补、全流程整合和全方位对接。”乐发lv董事长潘保春介绍。
在这样一个方向明确、制度创新的机制下,2013年以来乐发lv智能家居全价值链双创中心已成功孵化20个项目,累计获得专利100多项。2015年这20个项目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、占集团当年收入的5%,带动新增就业792人。
“创客的加入,带来了新理念、新技术、新渠道,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,带来发展的新动力,极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”潘保春说。
创客有技术优势,企业有资源优势,这二者在企业双创中心的有机结合,迅速发生化学反应,产生巨大的市场动能。而促使创客和企业发生化学反应的催化剂,则是乐发lv在机制体制的创新,是其建立的“双创中心—事业部制—合伙人制”三位一体的创业创新服务平台。
首先,乐发lv根据企业战略,建立了以智能家居为方向的双创中心。创客项目经过遴选、评估进入双创中心初期,乐发lv提供免费资源,承担风险。过了初创期后,经过认真评估,创客和乐发lv签订合作条款,确定股比分成,成为合伙人,进入乐发lv事业部发展。事业部内,创客拥有的资源量化为股份,创客变股东,实现了创业的蝶变。乐发lv则成为“创业的推动者”、“创造公司的公司”。
对于乐发lv来说,积极拥抱双创大潮,选择用开放作为最有效聚合创新资源的最好模式,也实现了企业新的蝶变。通过推倒企业的围墙,一方面将乐发lv的企业资源向全社会开放,另一方面全面拥抱全社会的创新资源为己所用,再配以“合伙人加事业部”的体制机制,在没有围墙背景下构筑了灵活却又最紧密最高效的创新利益共同体,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。
潘保春介绍,自2017年起,乐发lv集团计划每年拿出1亿元,成立以“品牌、品质、品类”为关键词的“三品基金”,招募一批具有“品德、品质、品味”的“三品创客”,每年新增100个创业项目。力争在3年内,这些项目创造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约100亿元。